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淇河大桥,承载着五龙儿女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”的记忆

    信息发布者:feng9462586
    2017-01-06 11:28:30   转载

    “淇水滺滺,桧楫松舟。驾言出游,以写我忧”,“淇水在右,泉源在左。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”, “淇水汤汤,渐车帷裳;女也不爽,士而其行”。 读着《诗经》中这些清丽优美的诗句,谁能不蜜意荡漾,生出无限的缱绻,热切的向往。其中浪漫的爱情和淳朴的民风,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碧波荡漾的淇河水和雄伟壮观的淇河大桥。

    淇河大桥位于五龙镇岭南村和临淇镇吕庄村之间的淇河上,该桥结构为石拱桥,共三个大拱券,每拱券跨度为42米,三个大拱券上有18个小拱券。该桥总造价100万元,是林州境内最大的石拱桥,由当时的泽下、临淇人民公社共同承建。其中泽下公社承建了两个拱券,即工程量的三分之二,临淇公社承建了一个拱券。历时三年,建成于1970年。2007年省道305线改建时,对该桥进行了加固整修,将石砌的桥面铺成了柏油路面。

     石制的两旁桥栏上,刻有“文革”时期的语录、标语与石雕,走上桥头,映入眼帘的是“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”、“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”和“一不怕苦,二不怕死”等文革标语,其中“要进一步节约闹革命”这块石雕已斑驳陆离,“伟大的导师、伟大的领袖、伟大的统帅、伟大的舵手”几行字也随着林彪被摔死在外蒙温都而汗而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。这些即将纳入史册的“活化石”,仿佛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政治风云和宦海沉浮。

    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秦志华、林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刘友明对淇河大桥的修建作出了重要的指示,并多次到到大桥检查施工情况。刘友明的老家是泽下公社石阵大队人,当时在人力、物力和财力上对修建淇河大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最后被调入省供销社任主任。

    泽下公社的党委书记是郭明章,他是林县横水镇人,早在1958年泽下人民公社成立时就担任书记,1967年至1969年被当地的“红卫兵”造反派揪出去游街批斗。1970年,他当时刚从“文革”的动乱中被“三结合”进干部队伍,还兼着林县组织部部长的职务,就受命任职淇河大桥的领导小组组长,和他一起任命的泽下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赵全科任领导小组副组长。当时被抽调到淇河大桥修建的还有泽下供销社的主任冯增礼,他是荷花村人,原来在泽下公社河头大队修建电站时任总指挥,对“大兵团作战”经验丰富。

    大桥刚动工修建的时候,“文化大革命”还没有结束,全公社男女老少齐上阵,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要干,人的精神头可足了。那个时候没有机械,挖河运石头垒砌基本全靠人工。县里除了供应炸药、雷管等难以卖到的商品,一般劳动工具都是自己筹备。临淇大桥的三个大券都是石头垒上来的,上边的石拱桥都是靠人在东山上起石头,然后再按要求精打细凿,最后靠人工抬着石头运上去的。可以说,整座大桥就是五龙人民“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真实写照。

    当时,笔者还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,刚升入初中一年级,被老师带队,白天到大桥上去搬运石头垒券基,晚上住到渔村,连续在大桥上奋战了三天。记得那是一个春夏之交,当我们站在垒有十几米高的券基上向下眺望时,在一里多地的河滩上,只见人来人往,推车的、挑担的、人们排着队往桥上运石头,大人们两个人或四个人抬着大石头搭坮子,我们小孩子则负责排成一排,传送一些小石头填桥心。在大桥的东岸上,人们放炮声、起石头声和锤钻声不绝于耳,甚是热闹。当时虽然干不动大人的活,但对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挺钦佩,遇到他们抬着石头从身边走过时,我们就及时地往边躲。那时我觉得能为大桥的修建作一份贡献,就感到无限风光了。

    1970年12月,一座长170米、宽10米、高20米的大桥飞架淇河两岸,“天堑变通途”,这不仅改写了过去往泽下公社走时没路,没车、需要趟河过的历史,而且大大方便了泽下人往来临淇、县城或新乡等地,方便了临淇公社以西的人们前往泽下公社或者到汲县、淇县等地。现在,在桥的东边,是五龙镇卫生院和岭南村新社区;桥的西边,是临淇镇吕庄村及其所办的企业。从大桥向南看,淇河从西南滚滚而来,淹没在一片绿杨翠柳之中,向北看去,淇河从岭南村向西北略拐,然后向北流经岭后村西,几曲回肠,绕荷花村向东流去。

      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